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动态漾濞

漾濞立足“坝山一体”促就业稳增收

  •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8日
  • 来源:大理日报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本报讯(通讯员 毕华军 杨金凤)漾濞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坝区企业密集、用工需求量大,山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渠道少的实际,建立坝区带山区”“山区联坝区的工作机制,推动坝区与山区需求双向奔赴,带动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结成对子,建强机制带就业。针对坝区用工紧、山区务工难的实际,以县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发动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入户入企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失业待业人群、返乡务工人员等情况,比对就业帮扶用工需求清单,建立坝区带山区”“山区联坝区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采取4个坝区乡镇+村结对帮扶山区4个村、全县9个乡镇内部以“1个强村带N个弱村的方式,围绕稳定就业、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一对一结对包保帮带。并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乡镇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照帮带任务清单抓落实,围绕就业动态严督促,确保各项帮带措施落地见效。

搭起台子,整合资源促就业。根据帮带机制,发挥坝区与山区的各自优势,通过推动村民下山、产业上山,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坝区乡镇发挥辖区内产业园区食品加工、餐饮住宿、矿泉水厂等企业密集、用工需求量大等优势,引导辖区内企业为帮带山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累计解决就业105人次。针对留守劳动力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整合坝区乡镇和山区乡镇就业帮扶车间,就近就便创造就业机会,目前,全县共摸底劳动力745人,引导191人次到就业帮扶车间务工。依托山区气候、生态和连片土地资源优势,推荐和吸引坝区优质企业上山创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山区群众就业增收。今年以来,通过村企协作、引线搭桥,上山企业共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铺好路子,精准服务保就业。借助坝区乡镇电商平台优势,先后组织和选派4名电商行业先行者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山区乡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完善电商服务基础设施,健全线上平台,实现坝区村和山区村电商融合链接,助推更多山里货融入全国大市场。县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联合成立15支党员服务队,以走访入户、下乡宣传等方式,组织山区群众开展务工培训,围绕漾濞核桃人劳务品牌建设,集中开展核桃工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最大限度满足县内核桃加工企业用工需求。积极主动联系对接发展改革部门,鼓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当地村民,实现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落实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积极创业。2023年以来,累计向181户群众发放贷免扶补资金2852万元;受理创业担保贷款35户,发放金额570万元。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