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动态漾濞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漾濞县苍山分局开展漾濞槭采种工作

  •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4日
  • 来源:大理日报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工作人员在漾濞县苍山西坡漾濞槭原生地及野外回归栽植点开展漾濞槭一代种和二代种采种。(摄于1126日)

通讯员 沈菲 梅红玉 段宏运 罗月娟 文/图

注意脚下安全,树干滑!在同事们的叮嘱声中,漾濞县苍山管护站漾江片区负责人林军梅手脚麻利地爬上了一棵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漾濞槭,开始了一天的采种工作。

1126日,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漾濞县苍山分局(以下简称漾濞县苍山分局)工作人员一行深入漾濞县苍山西坡漾濞槭原生地及野外回归栽植点开展漾濞槭一代种和二代种采种。我们计划采集漾濞槭一代种一万株,二代种一万株。观测记录显示漾濞槭二代树成活率更高,环境适应性也比较强。林军梅说,此次采种后将进行三代树种繁育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2002年,漾濞槭首次在漾濞县苍山西镇石钟村马鹿塘被发现,最初发现时全世界仅存4株,被列为极度濒危植物。漾濞县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支持协助下,成功突破授粉和种子萌发两大关口,并将漾濞槭引种保护到种质资源圃,再分类回归原生地繁育,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当初的4株植株已经发展壮大到数万株。

如今,育种回归的漾濞槭二代也在省、州、县专家们10多年的精心呵护下开花结果,实现了漾濞槭从种子到种子的完整闭环保护,珍稀植物保护再次收获新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棵树是漾濞槭二代,经过10多年的生长,树干有约20公分。采下来这些像一对翅膀一样的是漾濞槭的种子,采回去之后,我们将进行烘干处理,然后播种、培育漾濞槭三代树种。林军梅说。

保护濒临灭绝物种,除了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漾濞县苍山分局积极争取到省级极小物种保护项目、州级苍山西坡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及濒危物种保护项目等,同时与大理大学教研团队合作,定期开展苍山综合科考,完善苍山管护机制、加强原有生境保护、强化经费及人才投入等有效措施,让漾濞槭实现从种子到种子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漾濞县保护漾濞槭的有效实践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了一个样本,也为下一步更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还会对苍山石斛、马缨花、山茶花种子进行采集,并开展科研攻关,对种子进行人工繁育,从而更好地维护苍山的生物多样性。漾濞县苍山分局党组书记李刚说。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