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92219000010000
目录
一、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三)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2021年全县收支预算安排
(三)政府性债务情况
三、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四、名词解释
监督索引号53292219000010000
关于漾濞彝族自治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1年3月2日在漾濞彝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漾濞彝族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和提质增效的目标,着力增加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着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着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着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出实招,重实干,求实效。根据县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主动加强财政管理,预算执行难中求进,总体情况良好。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2007万元的1.02倍,增收2402万元,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893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2997万元的68.8%,减收2035万元,下降1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9%;非税收入134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9010万元的1.5倍,增收4437万元,增长4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0.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3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34307万元的1.02倍,增支11788万元,增长9.4%。
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08万元,返还性收入10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851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4677万元,调入资金5215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3994万元,调入财政存量资金1143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再融资债券)收入2260万元,收入总计14337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308万元,上解支出380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260万元;支出总计143370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中央、省州对县转移支付情况:争取到转移支付113304万元,增加3257万元,增长3%。其中,返还性收入108万元,减少66万元,下降37.9%;一般性转移支付98519万元,增加12652万元,增长14.7%;专项转移支付14677万元,减少3328万元,下降18.5%。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8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000万元的92.5%,增收3308万元,增长31.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8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510万元的3.48倍,增支65603万元,增长5.36倍。
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8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887万元,上年结余3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9800万元,收入总计8186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844万元,调出资金3994万元,支出总计818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9万元。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04万元的75%,增收33万元,增长73.3%,上级补助收入1万元,收入总计7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万元,调出资金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04万元的75%,增加33万元,增长73.3%,支出总计79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65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4635万元的1.13倍,增收964万元,增长6.2%,上年结余2074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48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2925万元的1.15倍,增支2585万元,增长21.1%,滚存结余22426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相关数据均为执行数,待州批复决算后,数据若有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直达资金情况。2020年,共下达我县直达资金30034万元,其中:按规定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管理21388万元,纳入政府性基金收支管理6357万元。
2.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州下达并报请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核定我县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154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479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67500万元。2020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共计3737万元,其中,债务还本2260万元,债券利息及手续费1477万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107504万元,未突破政府债务限额。
3.年内预算调整情况。2020年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2020年县本级财政年度预算调整议案1次,政府债务限额调整议案2次,均获得通过。
4.2020年,我县年初预算“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710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90万元,同比下降5%。其中:⑴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与上年相同;⑵公务接待费890万元,比2019年预算900万元减少10万元,下降1.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要求,积极加强和完善公务接待费审批程序,压缩公务接待费;⑶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20万元,比2019年预算900万元减少80万元,下降8.9%。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0万元,比2019年预算300万元减少100万元,下降33.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已在2019年更新车辆,2020年申请更新公务用车单位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20万元,比2018年预算600万元增加20万元,增长3.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车辆老化严重,运行维护费随之增加。
5.预备费和预算周转金情况。2020年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3万元,预备费1600万元未动用,年底预算调整时已进行调减。预算周转金196万元未动用。
6.2020年“三保”支出情况。2020年“三保”支出合计76970万元,其中,保工资53350万元(不含政府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保运转7485万元、保民生16135万元
(三)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地冲击,财政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防疫情、稳增长、促发展、强管理、防风险各项财税政策,全力以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按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推进。
1.以增收为核心,夯实保障基础。一是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增收入。受疫情和减税降费影响,收入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咬定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不放松,积极做好收入分析预测预判,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应变,及时采取税收收入下降非税收入补的措施,在政策性减税达2186万元的前提下,超额完成收入目标任务。二是统筹兼顾,全力以赴增投资。为切实做好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保障,积极争取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共争取到中央直达资金30034万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6357万元,正常转移支付9752万元,特殊转移支付13925万元,排名全州县(市)前列。三是突出重点,协调配合强基础。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策划包装事关全县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已成功争取专项债券项目4个,资金59800万元。其中:大漾云高速公路专项债券40200万元,双涧水库专项债券6000万元,核桃产业园二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10000万元,漾濞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专项债券3600万元。债券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2.以民生为根本,做优支出结构。一是全力确保民生支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托住基本民生需求底线。及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足额下拨政策性补贴资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2656户1391.6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4957户516.70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贴8100户296.9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685户169.8万元。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等3017.98万元。完成创业贷款审批365户,完成小额担保贷款审批130户,共计发放贷款5888万元,兑付个人创业贷款贴息资金792.26万元,兑付小型企业创业贷款贴息资金6.09万元。兑付森林火灾、能繁母猪、育肥猪、水稻、玉米保险保费350.68万元。足额保障了民政优抚、抚恤丧葬费、遗属补助等各项民生支出。二是全力确保工资发放。及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村组干部等各类人员工资65094万元,每月12日前发放工资,重点关注教师、医护人员、离退休和村组半供养人员等重点群体工资发放情况。三是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开通财政拨款、资金支付、紧急采购“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落实防控资金117.59万元作为资金保障,第一时间强化防控资金监管,有效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3.以资金为保障,巩固脱贫成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努力提升脱贫成色。一是做大做强做优产业。解决“持续增收”困难,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个,投入资金3384.55万元,因时制宜实施扶贫车间、光伏扶贫和技能培训项目,从产业发展和就业两方面持续发力,稳定群众增收。二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短板弱项,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实施基础设施项目63个,投入资金5207.23万元,加大集中饮水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三是扶贫资金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共计投入扶贫资金8726.78万元,报账8385.86万元,结余340.92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5963.4万元,支出进度96.4%,其他涉农整合资金报账2422.46万元,支出进度95.4%,超进度完成省级考核任务。四是按照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和负面清单,对扶贫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抓实省委巡视、巡察、成效考核、专项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彻底整改到位,全部销号清零,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安全、高效使用。我县在2020年接受国家、省、州的历次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得到充分肯定。通过不懈努力,2020年10月,县财政局分别被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大理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2020年扶贫先进集体。
4. 以直达为目标,确保资金效率。一是台账式管理,确保资金流向明确。一方面建立职责分工台账,明确财政部门相关管理机构职责,落实各主管部门在各自领域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强化协调配合,推动业务工作有序衔接,为压实资金监管责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资金台账,反映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流向明确。二是点对点拨付,确保资金精准使用。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直达资金使用要求,点对点将资金拨付到最终收款人,未出现现金方式支付和违规将资金转至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的情况,做到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直接惠企利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三是全链条监控,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按照直达资金监管要求,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系统与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的对接,对直达资金单独发文下达、分别列示来源、分类打上标识,在资金支出后及时将支付信息导入系统,监控资金支出进度和流向。通过系统动态监测,实现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的全覆盖全链条资金监控,做到直达资金使用全程可监控、可追溯,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5.以防范为前提,着力化解风险。一是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认真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增强财政金融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和限额管理,依法依规举债融资。对政府债务全面统计、系统管理、动态监控、定期提示、及时预警,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事件。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107504万元,未突破政府债务限额。二是严控财政运行风险。开展暂存暂付款项摸底清查,从严控制增量,压减消化存量,无新增暂存暂付款项,财政运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开展以非法集资为重点的风险排查,强化对2家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化解处置机制,提高金融抵御风险能力,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 以增效为抓手,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按照中央、省、州要求,制定了《中共漾濞县委 漾濞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二是加大力度,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认真开展我县惠农补贴资金专项监督工作,改进惠农补贴发放方式,加强惠农系统数据的管理,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2020年政府采购实行全省“一张网”办理,完成备案交易31项,完成采购任务31项,采购预算14322万元,中标金额13991万元,节约资金331万元,节约率2.3%。2020年3月“政采云”电子卖场正式上线运行,全县完成交易249笔,交易资金429.11万元。三是继续强化财政信息公开。制定《漾濞彝族自治县预决算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县63个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并在全县进行通报,切实提升我县预决算公开质量,按规定公开地方政府债券、政府采购和PPP项目信息。四是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扎实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管理水平。2020年11月10日,我县聘请会计学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云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大理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咨询专家库专家,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内控负责人和财会人员366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单位内部风险防控水平和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税收增长困难,财政收入质量亟待提高。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大规模减税降费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重点企业税收持续减收,复工达产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持续低迷,新兴产业对收入的支撑作用尚未显现,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结构极不合理,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减收增支因素增加,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巨大。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加之基本民生政策刚性支出提标扩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以及支持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增加较多,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可用财力与刚性支出增长差距不断拉大,财政刚性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支出压力向公共财政集聚,财政部门成为矛盾的焦点。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十分困难。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偿债付息、保稳定支出压力巨大,财政国库资金保障经济发展的困难逐年加剧,占用库款和专项资金的数额迅速增加,已出现无国库资金结算的严重情况,财政运行风险急剧上升。四是部分单位绩效管理的意识和理念有待提高。精打细算花钱意识薄弱,依然存在部门只管申报项目、财政负责筹钱保障的传统思路。过“紧日子”的思想尚未树立,无钱保障就不做事的现象突出。项目的实施、争取困难都以财政无钱支付为借口,共克时艰的氛围未形成,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淡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起步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财政收入方面:2021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财政经济形势异常严峻。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减弱、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实体经济困难增多,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等多重减收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将进一步放缓。2021年,我县将进入财政增收异常困难的时期,各项转移支付增幅也将随着收入增速的放缓而降低,对上争取资金的难度将会更大。财政支出方面:刚性支出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县本级财政必保支出较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增支需求较大。加之,政府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偿债压力较大,对县本级财政的平稳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综合判断,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更加严峻,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持续攀升,财政收支平衡面临着多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财政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剧。
(二)2021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县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有关要求,科学准确实施宏观政策;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三)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0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234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非税收入1185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9%),比上年执行数22408万元增收1798万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428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37308万元增支4120万元,增长3%。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0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0007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7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259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723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930万元,收入总计151158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428万元,上解支出38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930万元,支出总计151158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3880万元减收1880万元,同比下降13.5%,上级补助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7887万元减少6387万元,同比下降81%,新增专项债券6000万元,上年结余29万元,收入总计1952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45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77844万元减少59391万元,同比下降76.3%,主要原因是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同比大幅下降,调出资金10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3994万元减少2994万元,同比下降75%,支出总计1945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76万元。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15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489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6502万元增加2987万元,增长18.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2018年后退休人员待遇清算,工伤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上级补助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700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4818万元增加2185万元,增长14.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伤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上解支出增加。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489万元,支出1700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486万元,滚存结余24912万元。
5. 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2021年,我县年初预算“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670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40万元,同比下降2.3%。其中:⑴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与上年相同;⑵公务接待费860万元,比2020年预算890万元减少30万元,下降3.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要求,积极加强和完善公务接待费审批程序,压缩公务接待费;⑶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810万元,比2020年预算820万元减少10万元,下降1.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200万元,比2020年预算数持平,无增减变化情况,主要原因是:部分单位车辆老化达到报废标准,申请更新车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10万元,比2020年预算620万元减少10万元,下降1.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加强了车辆运行维护费报销的审核程序,压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6. “三保”支出预计情况。2021年“三保”支出预计79294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4588万元、保工资57554万元、保运转7152万元。
三、202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财政部门将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州县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加注重以“政”领“财”,牢牢把准财政工作方向,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立足新阶段,培育发展新动能。紧扣“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强化全面意识和大局观念,突出产业发展和财源培植,构建高质量可持续财源。一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落实产业强县战略。强化财源建设扶持,突出绿色发展重点,争取做优“一县一业”品牌,确保核桃产业园专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积极支持东方红、云果天香、云上普瑞等核桃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实现东方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御福年核桃油达标达产。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确保工业大麻种植与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冷涧文创园正式运行。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现代产业。二是全力以赴增投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战略,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和政府专项债券融资作用,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投资增长、财政增收。三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坚持招商引资并举,落实财税优惠和金融普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县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优化资源配置,用足用活政策。盘活砂石料、矿产、土地等资源资产,千方百计增加县级可用财力。
(二)服务新发展,强化财税金融保障。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发挥财政稳定经济增长关键作用,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确保基层“三保”落实到位。积极向上争取直达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二是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引导,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企业纾困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多渠道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内需和社会消费。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慎终如始、毫不松懈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防控需求,稳定经济增长预期。三是加大政银企融资对接力度,落实“一企一策”信贷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体现新担当,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底线思维,密切关注财政金融风险,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地方金融监管务实有效。一是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平衡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发现一起、问责一起、倒查责任。二是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进一步理顺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积极主动作为,加大金融政策学习宣传执行力度,创造良好的地方金融发展条件,持续推进各类非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净化优化金融生态。三是按时偿还债务本息。强化政府债务日常管理和风险预警提示,坚持预算优先安排偿债支出,科学测算足额保障,切实维护政府良好信誉。
(四)展现新作为,增强财政治理能力。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提质增效强化管理。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落实减税降费举措,严禁收取过头税费和虚收空转,着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贯彻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勤俭节约。二是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格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运用。完善规范、安全、高效的政府融资举债机制。三是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全面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自觉接受各类监督。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
各位代表,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有效落实上级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完成2021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保障“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相关名词解释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机构)、有财政经常性拨款的事业单位等直接借入、拖欠或依据合同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机构)成立的公司为进行基础性、公益性建设,以政府直接借入或依法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包括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及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称为地方政府债务。
【置换债券】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开始,发行一定额度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清理飘别后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这部分地方政府债券称为置换债券。置换债券是国务院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成本、防控债务风险、腾挪财政收支的重要举措,也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
【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地方政府债券。
【新增债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债券主要用于政府公益性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不得安排偿还存量政府债务本金及利息。
【一般债券】是指地方政府针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债发行的债券,筹集资金安排的支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本金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
【专项债券】是指地方政府针对土地储备、收费公路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债发行的债券,债券的发行要对应相应的政府性基金项目,筹集资金安排的支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本金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保持年度间政府预算的衔接和稳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设置的储备性资金。各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不得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
【保“三保”】保障人员工资正常发放,保障机构正常有序运转,保障基本民生政策有效落实。
【厕所革命】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旅游厕所抓精品,农村户厕抓普及”,到2020年云南省城乡公厕、旅游厕所总数量达到3.4万座,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50万座。
【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
【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张牌】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稳定供应、保基层运转。
监督索引号53292219000010111
漾濞彝族自治县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2021031503114785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