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92203100011000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县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4年7月29日在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吴官泽
县人大常委会: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23年县本级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3年财政决算工作情况
2023年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县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以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序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发展,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2040万元的100.1%,同比增长20.1%,其中:税收收入92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8911万元的103.3%,同比增长7.4%,非税收入2286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3129万元的98.9%,同比增长26.1%。上级补助收入144848万元,调入资金1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6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568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4636万元,收入方总计247848万元。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0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58640万元的60.3%,同比减支95096万元,同比下降37.9%。上解支出1455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77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242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91万元,调出资金7809万元,支出方总计247848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上级补助收入调整预算数136950万元,决算数144848万元,差额7898万元,主要原因是:预算调整后在结账时收到上级下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及专项转移支付78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调整预算数14945万元,决算数14551万元,差额394万元,主要原因是:调减了我县的烟叶税上解及其他上解394万元;调出资金调整预算数7801万元,决算数7809万元,差额8万元,主要原因是:是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增加8万元,不足部分通过调出资金弥补;年终结转调整预算数45431万元,决算数52424万元,差额6993万元,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收入增加,增加部分结转到下年使用。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5万元,用于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96297万元的2.7%(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未完成年初的预期目标),同比下降68.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4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4780万元的30.1%(主要原因是专项债券资金只到位6000万元,与年初预计数33000万元差距较大),同比下降81.9%。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8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04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900万元,调入资金7809万元,收入方总计2795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48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700万元,上解支出62万元,调出资金166万元,年终结转4551万元,支出方总计27959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在报请预算调整方案后,收到州财政局下达上级补助收入926万元,舍位平衡后年终结转增加925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5万元的113.3%,同比增长142.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万元的200%,同比增长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万元,收入方总计2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调出资金22万元,支出方总计28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41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5930万元的93.1%,同比增长6.1%,上年结余29453万元,收入方总计5358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2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22011万元的100.9%,同比增长12.8%,当年结余1925万元,滚存结余31378万元,支出方总计53588万元,收支平衡。
需要报告的是:州财政局尚未正式批复2023年决算,若决算数据发生变化,我们将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直达资金情况。2023年争取到直达资金52913万元,全年支出直达资金34990万元,支出进度达66.1%。
2.预算调整情况。县人民政府关于提前审议批准漾濞县2023年县本级财政年度预算调整方案,已经是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
3.“三公经费”情况。2023年全县“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5.1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03.55万元,公务接待费131.56万元,较上年减少249.94万元,同比减少36.48%,主要原因是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4.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经报请漾濞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批准我县2023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026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000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52600万元。州下达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额度27580万元,专项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13380万元;偿还隐性债务中应付工程物资款8200万元;用于大理漾濞核桃产业园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交易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6000万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2018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9918万元,专项债务151887万元,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增加14488万元。2023年政府债务余额未突破政府债务限额。2023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共计28482万元,其中:债券还本14180万元,外债还本90万元,其他债务还本8200万元。债券利息及手续费5911万元,发行费28万元,外债利息73万元。
5.2023年“三保”情况。2023年“三保”支出共计85471万元,其中:保工资54149万元、保运转4089万元、保基本民生27233万元。2023年县级财力保障“三保”支出共计60556万元,其中:保工资53070万元、保运转3564万元、保基本民生3922万元。⠂ ⠂
6.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转移支付情况:2023年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4848万元,较上年减少78281万元,同比下降35.08%。其中,返还性收入174万元,与上年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3577万元(含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2225万元),较上年减少228494万元,同比下降21.57%;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1097万元,较上年减少49787万元,同比下降54.8%。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9345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8082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421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0068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28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751万元,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2225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65万元。
7.其他事项。2023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91万元。
二、2023年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聚焦精准施策,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健全跨部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机制,坚持应享尽享、应退尽退,不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2355万元。二是高效落实促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措施。支持工业、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纾困减负、稳工增产。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健全产业扶持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积极配合鼓励银行推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搭建政银企高效互动平台,全力推动公共资源、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的高效融合。
(二)突出资源统筹,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积极挖掘税源潜力。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收入运行监测,完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财源企业监测服务能力,充分挖潜存量财源。二是大力盘活存量资产。主动对接县税务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全面摸清全县国有资产资源情况,进一步促进盘活资产资源,存量资产底数,精准策划分类盘活资产,多管齐下挖潜非税。全年非税收入完成22866万元,同比增长26.1%。积极谋划资产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提升资产资源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收益。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健全向上争取资金考核通报机制,压实部门争资职责。2023年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4848万元。靠前谋划债券项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000万元,争取再融资债券13380万元。
(三)坚持有保有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勤俭节约“过紧日子”。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完善“三公”经费动态监控。坚持能压尽压、应减尽减、可省尽省,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幅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低效无效支出、超标准支出等。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二是兜牢兜紧“三保”底线。落实“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坚持“三保”支出优先保障顺序。2023年全县“三保”支出85471万元。三是持续增强民生福祉。2023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8931.11万元,发放203604人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农业补贴1962.74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264.55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需要,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及优抚对象的各项补贴681.77万元,切实保障了对优抚对象的关怀,保证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完成兑付乡村医生补助资金411.54万元,保障了乡村医生待遇,稳定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维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四)紧扣改革主题,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政府保障事项清单管理,动态调整并印发县直部门政府保障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规范分级支出责任划分。实施支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支出预算排序机制,分轻重缓急安排项目支出。二是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系统化管理,完善核心指标体系,实现预算编制系统应用。有效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建立事后绩效自评通报机制,开展财政重点评价。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漾濞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对我县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确立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管手段,切实提高国资监督效能。强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切实防范重大经营风险,加大资源资产整合注入和对外合作力度,盘活县域内资源资产,积极推进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县发展集团下属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办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并获省住建厅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目前已承接7个工程项目。顺利取得代理记账行政许可证,主要针对县域内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内外中小微企业代理记账工作,并逐步拓展到工商、税务、企业规划等领域。目前已签订个转企代理记账委托合同47家,完成营业执照变更84家。县城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漾濞县文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成联营体,中标漾濞县各学校2023年-2026年营养餐及食堂食材采购项目,并与县教体局签订供货合同书,目前以联营体的形式开展县内学校营养餐及食堂食材配送。
(五)坚决防范风险,保障财政运行安全。一是防范债务金融风险。制定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总体方案》,完善新增债券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机制,强化专项债券项目平衡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远离金融诈骗,积极举报非法集资线索。二是扎实推进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在县委办公室印发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实施方案,漾濞县将整治问题增加到8类整治重点47项具体问题12条工作措施。在各预算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抽取了24个预算单位进行财政复查工作,同时,抽取了2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跟踪指导、督促3个绩效评价管理项目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覆盖面33.6%。在开展“清源行动”工作中,共发现问题42个,涉及金额7982.61万元,已整改42个,涉及金额7982.61万元,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开展财会监督和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自查自纠及重点复查工作。县财政局成立10个工作组,组织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共发现问题3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财会信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抽取2个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象,抽取1个行政单位作为财会信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州县联动重点检查对象,目前已对被检查单位下发了财政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责成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四是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跟踪指导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府采购领域的监督管理,2023年共抽取6个采购项目进行跟踪指导,依托漾濞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清除隐性壁垒专项整治工作和政府采购“回头看”检查工作,落实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印发了《漾濞彝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开展政府采购项目自检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2020年以来的政府采购项目开展自检自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府采购领域的监督指导,切实提高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缺少稳定的税源,税收收入较少。我县产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质量较差,县级财政“造血”功能弱,后续财源支撑明显不足,财政收入结构失衡质量下降,增长难以为继。二是土地出让、土地整治、资产处置等资源资产盘活进展缓慢,土地指标交易、盘活的国有资产标的物公开处置等资源资产“变现”困难,财政可统筹调度资金大幅下降。三是财政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收支矛盾不断加剧。财政基本保障能力不足,财政运行风险高,由于财力有限,国库资金调度困难,同时兜牢“三保”任务艰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县级自筹、县级配套征地款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项目管理费等刚性支出多,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财政预算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剧。四是防范和化解各类政府性债务任务艰巨。全县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消化暂付款、化解隐性债务任务重且难度较大,统筹还本付息困难,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艰巨。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坚持真抓实干,筑牢财源建设“稳”的基础。一是加强收入征管。全县各级部门加大对大钢、鑫源和核桃精深加工、落地建设尚未投产等各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大要素保障和服务协调的力度帮扶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挖潜存量税收。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利用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各类企业培育税收增量,优化营商环境,算好经济账和税收账,催生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夯实财源根基。三是全面盘活资产。围绕全县的盘活资源资产方案,主动履职担当,打通堵点难点,全力实施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抓好林下经营权出让、采砂权和工程废弃砂石料的出让,并以处置的砂石料迅速进入工业加工环节,进一步加大矿业权出让、大宗土地挂牌出让、漾水外调的工作力度,各行政事业单位主动完善和办理好可处置资产的产权证,使资产处置顺利进入有偿划转和拍卖处置环节,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克服一切困难,使资源资产尽快变现形成财力。
(二)坚持提质增效,落实资金使用“精”的要求。一是全县上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破解我县财力有限、无钱办事的困境。二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坚持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落实支出“负面清单”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压紧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事结退出机制,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合理控制民生政策提标扩围,强化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严禁无序提标扩围。三是优化财政保障方式。对兜底型公共服务优先保障,完善支出标准和考核机制;对改善型公共服务,积极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引导通过政府债券等方式多元化筹资;对产业扶持领域,实行资金切块、总额控制,扶持资金与综合经济贡献相平衡,强化产业扶持政策评估,建立产业扶持政策评价、调整和退出机制。四是持续强化政府采购全过程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对项目评审质量和评审时效进行精细化管理,助力县内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集中支付管理有机结合,实现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规范管理。
(三)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财政管理“改”的步伐。一是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根据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健全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推进项目库建设和加强预算评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转变预算理念,破解预算固化格局,增强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二是推深走实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绩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事前绩效评估以及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改变财政“被动买单”局面。建立健全政策实施、项目立项评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以财政资金的优化整合倒逼项目政策的完善融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紧紧围绕“短期抓城投、中期抓旅投、长期抓产投、时时抓融资”的发展思路,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并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国有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良性循环的运营体系。加强县属企业与州属企业、知名民企合资合作,力争引入更多优质战略合作者,全面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有效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升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县属企业集中力量发展主业和优势产业,抓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投资开发、产业培育投资开发,开展多元化经营,承接工程项目施工、实施政府委托代建项目、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土地开发整理、砂石矿产资源开采等业务,推动国有企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财政收入渠道。
(四)坚持底线思维,把住财政运行“严”的基调。一是兜牢兜紧“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实施“三保”支出全流程管理。强化财政运行监测,实时跟踪库款保障水平。二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强化地方政府债券“借、用、管、还”的全链条、全方位管理,严格落实到期政府债务偿债责任,坚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坚决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大力化解存量债务,确保政府债券资金使用高效、风险总体可控。完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风险排查监测预警机制,持续抓好涉众型金融风险稳控工作。三是落实落细财会监督。全面贯彻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强化财会监督队伍建设,探索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财会监督实效。四是改进和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管理和财政收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健全制度,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发挥财政监督的规范管理和预警防范作用,促进财政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
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坚持底线思维,把握新发展理念,攻坚克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漾濞新篇章贡献财政的智慧和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4 漾濞县20223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情况说明
附件6 漾濞县2023年县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监督索引号53292203100011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