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规划计划
  • 索引号: 873522828/2022-00003
  • 发布机构: 漾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5日
  • 来源: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贵室《关于报送2021年地方志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室2021年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年初以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帮助、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全省、全州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履职尽责、苦干实干,稳步推进地方志编纂和读志用志工作,较好发挥了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同时,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竭力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地方志力量。

(一)方志资源利用取得成效

一是积极服务决策,资政作用进一步发挥。及时向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外地调任漾濞的县委、县政府领导赠送《漾濞彝族自治县志》和《漾濞彝族自治县年鉴》;向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含档案馆、图书馆)、各单位、企业发放第二轮志书及2020年鉴各400余册;向各行业、各界别的代表、委员、基层工作者等发放志书100余册;平时向有需要的人员赠送志书300余册;提供上级志办及省内外交流100余册。此外,还向漾濞6.4级地震抗震救灾专家组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调研组等提供《漾濞彝族自治县志》。通过史料提供,为各级领导、专家组、调研组及时、全面了解县情、分析震情提供了依据,较好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满足群众需要,公众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为满足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手机高效、便捷、及时地实现掌上读志、用志、传志需求,我办制作了“一部手机读云南”APP二维码书签,在县内两会现场及各大工作群内推送。同时,发动各界人士积极使用。通过努力,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了文化自信,凝聚了全县各族群众读方志、通省情、熟地情、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力量。三是扩大对外影响,良好形象进一步展示。积极配合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摄制组的工作,圆满完成了《茶马古道千年乐土,中国第一核桃之乡——美名·漾濞彝族自治县》的拍摄任务。该视频充分挖掘漾濞方志资源,经精心处理,浓缩为时长5分钟的漾濞对外宣传片。视频在百度、抖音、今日头条、七彩云端APP、政府政务信息网、我们的漾濞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发布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方位、深层次展示了漾濞的良好形象。

(二)年鉴编纂工作全面完成

扎实巩固“两全目标”成果,对《漾濞年鉴2021》一书编纂出版印刷工作早谋划、早安排,于20211月下发了年鉴资料征集通知,4月份基本完成稿件征集工作,并开始编纂。于10月上旬完成初稿编纂,10中旬形成送审稿返还给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校对审核。目前,年鉴送审工作已结束,可最后定稿,但由于昆明疫情反弹,暂缓赴昆定稿。

(三)协调服务工作优质高效

一是按时按质完成省、州安排的《云南年鉴2021》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大理州年鉴2021》漾濞概览的材料收集、整理、编写报送工作。同时,认真做好省、州安排部署的地情资料的搜集、整理、报送工作。二是认真贯彻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启动会暨南方丝绸之路国际论坛筹备会、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建设主题主线和布展大纲讨论会议精神,认真收集我县涉及南方丝绸之路相关内容的志书、年鉴和地情资料,共向州资料征集组提供资料近40余册。根据省地方志办要求,向省地方志办提供了我县二轮志书、2012-2020年年鉴和部分地情资料的数字化成果。四是根据省志办《关于征集南方丝绸之路图照(画作)资料的通知》精神,向全县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图照(画作),共提供图照(画作)12幅。五是根据省、州志办《关于申报2021年省情系列微视频摄制选题的通知》精神,开展了云南省情资源开发利用(三期)项目“美物”系列微视频选题申报工作,上报植物类和文物类2个方面的选题。六是根据省志办《关于上报“地方志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案例”的通知》要求,认真梳理、撰写了《一方之全史,服务于全局》的案例并按时上报。

(四)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力以赴

6.4级地震发生后,我办积极响应,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抗震救灾。一是迅速核查落实办公用房及设备受损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二是主动组织全体党员于522日上午向地震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报到,听从安排,积极协助做好指挥部办公桌椅搬运、帐篷搭建,并参与综合协调服务组搞好灾情信息收集工作,协助搞好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卸车等相关工作;三是向单位挂钩村了解受灾情况,做好抗震救灾相关准备工作;四是安排全体干部职工以电话形式落实各自挂钩户受灾情况,做好挂钩户心理疏导,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五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机关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积极、主动向仁民街社区联系报到,全体人员待命,听候社区统一安排;六是服从县委安排,参与了县委、县政府系列抗震救灾文件的修改、审核工作;七是克服困难,及时搭建临时办公场所,迅速恢复正常办公秩序。八是单位职工郑丽芬充分发挥家庭优势,积极参与全县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免费为一线救灾人员、受灾群众送餐献爱心,提供生活保障服务。524日、25日两天,共送出爱心盒饭1700余份。九是528日组织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单位挂钩村——苍山西镇白章村看望慰问地震受灾群众,为受灾群众送去了食用油和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十是615日上午,组织开展了漾濞“5·21”地震爱心募捐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全室4名同志共募集爱心资金1100元。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我室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单位只有4名工作人员,且单位事多、事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县委“关于向漾濞‘5·216.4级地震受灾严重村增派驻村工作队员”的决定,推荐上报了单位仅有的1名副主任,并被选派到马厂村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二是及时组织单位全体人员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在家的3名干部职工共负责包保挂钩村35户受灾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前期工作中,根据需要,单位轮流派出30%的力量和县检察院干部职工、镇村干部一道走村入户核查灾情、开展民房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宣传、签订“民房恢复重建一户一方案”“民房恢复重建改造协议书”、发放“民房恢复干部包户督导公示牌”“漾濞6.4级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干部职工包保明白卡”,开展健康码扫码及督促疫苗接种等工作,力所能及地为白章群众办实事。后期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周六“奉献日”要求,全力支持挂钩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至目前,3位干部职工挂包联系的35户农户CD级民房修复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拆除重建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五)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积极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六城同创”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动员干部职工对标对表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一是扎实搞好单位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二是按照县城规划区实行“六城”同创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好安排的县城规划区中部核心区17号网格县级网格长及挂包责任人职责。三是完善好单位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的相关痕迹资料。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网格内城镇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管、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通过扎实深入工作,单位环境卫生大为改观,网格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人居环境大为提升,全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通过了省级评估。

(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中积极作为。一是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增强创建工作意识。认真传达学习全县2021年统战暨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县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及漾濞县继续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县委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等,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在《漾濞年鉴2021》彩插中拿出2个专版,刊登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图片,展示漾濞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形象。三是推出《美名·漾濞》微视频及《一部手机读云南》公众号,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提升漾濞各族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漾濞发展变化的认同、对民族团结进步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认同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在春节期间,开展以“读好乡土教材、增强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县志丛书赠送活动,号召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开展读史活动,引导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五是开展了“县志进我心”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读史明志,知史情、熟地情,知家乡爱家乡,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激情。六是积极协调争取,向省民宗委上报了“漾濞民族文化系列短视频拍摄推广”项目,并已被列入2022年扶持计划。七是服务全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根据安排,积极参与宣传稿件撰写,单位主要领导撰写的《从博南古道看漾濞各民族交融历史》一文在“中国民族报”(202110268版)刊发。

(七)办公条件全面改善

年内,采购了办公电脑1台、打印机2台(其中,彩色打印机1台)、碎纸机1台、55电视机1台、电子显示屏1块,办公条件大为改善。

(八)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明显

认真撰写单位工作信息,向“中国民族报”、“云南地方志”公众号、《云南史志》、大理日报、县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七彩云端、漾濞时讯、县纪委、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简报组投稿。其中,“中国民族报”采用工作信息1条,“云南地方志”公众号发布信息1条。在20214月上旬开通的“七彩云端APP”平台上发布工作动态信息31条。七彩云端APP发布的“茶马古道千年乐土、中国核桃第一故乡——美名:大理·漾濞彝族自治县”微视频播放次数达11100余次,单位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良好成效。

(九)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规范了县志办党组、党支部的设置,配齐了党组成员。配备了党建专用电视机,完善了智慧党建各项内容。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各阶段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目前,单位党组(党支部)共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9次、集中培训7次、现场教学2次、集体线上教学4次、专题党史宣讲6场、“七一”重要讲话学习4次、四史教育11次、专题党课5次、其他形式专题学习38次。坚持学用相长,推动工作落实。据统计,单位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7件、领导班子成员为民办实事17件、普通党员为民办实事16件,办结率均为100%。启动并深入推进“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共查找问题4个,提出推动产业发展当前急需突破的重点工作2项。共剖析典型案例2个,完成问题整改2个,为民办实事2件,相关工作稳步开展。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地方志编纂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衔接的责任体系。

(十)其他工作任务较好完成

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县委的关心下,配备了办公室主要领导。选派人员参加了国家和省、州地方志工作相关会议,提升了地方志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其它相关工作协调推进。扎实认真做好脱贫成果巩固、疫情防控、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三是对《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名志》进行了初审。四是参与了县人大专题片“人民的漾濞”意见建议征集会,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年来,地方志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供稿或不按时供稿情况突出,影响了年鉴整体编纂进度;部分单位报送的材料存在内容残缺、重要事件情况不清、体例不符合要求、数据前后矛盾等情况,严重制约了编纂质量提升。

(二)工作经费紧张

2021年,本单位列入县财政预算的经费只有12万元,其中:年鉴出版经费10万元、办公设备购置经费2万元。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经费预算。办公经费无法保证,严重制约了工作开展。

(三)工作力量薄弱

县志办共有5个编制,但在职人员4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综合股股长兼地方志编纂股股长1人、年鉴编纂股股长1人。上半年内抽调驻马厂村地震恢复重建工作队员1名(副主任),实际在岗人员只有3人。工作人员少与事多、事杂、业务量大之间的矛盾突出,编纂年鉴和单位日常运转都忙不过来,更没有时间精力指导其他单位修志。

(四)人岗匹配度不高

单位人员自身素质与志鉴编纂要求差距较大,编纂能力弱,工作多半依靠返聘的退休老同志来完成,形成了地方志工作者不会修志编鉴的状况,致使地方志工作举步维坚。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办将进一步抓实主责主业,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努力推进地方志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全省、全州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担当作为,努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二)高质量编纂好2022年鉴

搞好《漾濞年鉴2022》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编纂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出版发行任务。

(三)启动《漾濞核桃志》的编纂工作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漾濞彝族自治县建设“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漾发〔202127号)要求,积极主动汇报,启动《漾濞核桃志》编纂工作。

(四)继续搞好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

积极配合做好《美丽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大理州摄制组在我县拍摄的协调、陪同、接待、文案撰写及视频推广等相关工作;落实好漾濞民族文化系列短视频拍摄推广”项目,争取早日出成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五)督促加快部门志修编进程

督促指导《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名志》《漾濞彝族自治县审计志》《漾濞彝族自治县交通志》等县级行业志、部门志的修编工作,加快修志进程,确保条件成熟志书快出版发行。

(六)加强交流学习

搭建交流平台,向志鉴编修先进县市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

(七)完成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挂钩包保工作任务。

(八)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及省、州志办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2112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