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52415521/2023-00221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漾濞县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 发文字号: 漾政办通 〔 2023〕 32号
  • 主题词: 产业振兴 计划
  • 体裁: 通知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漾濞县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2日
  • 来源: 漾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县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漾濞县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7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漾濞县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要求,从讲政治、促发展、破难题的高度,坚持产业强县战略,在全县上下形成大抓工业、大抓产业、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浓厚氛围,三年内通过抢抓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深挖市场潜力,抓实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扩大投资,加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全链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西部漾永云”绿色主导现场办公会为漾濞量身定制“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森林大理建设示范县”的发展定位,聚焦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数字经济等部署要求,围绕大理州“445”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现代物流4个千亿级产业,做大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新材料、大健康4个五百亿级产业,做优生物医药、环保、金融、烟草、房地产5个百亿级产业,结合漾濞县产业基础和优势,顺应社会分工精细化发展趋势,着力构建“2+1+N”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核桃种植及研发产业、文化旅游2个百亿产业,做优高原特色1个产业,积极挖掘潜力,培育绿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N个新兴产业推动漾濞县产业迈进新台阶,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更多依靠市场化机制推动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和优质项目集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战略引领和规划引导,实施更加协同精准的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优势,率先突破。立足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集聚资源要素,瞄准重点产业目标,核桃、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为突破口,作为未来三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产业发展的整体跃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项目攻坚,支柱凸显。坚持干好今年、备足明年、想到后年思路,强力攻坚制造业重大投资项目,破解项目落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做强优势产业,协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

(三)主要目标

通过“战略调整”和“结构转型”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25年,漾濞县基本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结构转型,传统产业巩固发展并提升,优势和特色产业进一步凸显,创新创业活动蓬勃,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1+N”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到位,产业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漾濞县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重点产业

(一)做强核桃种植及加工研发产业

以梦幻美丽核桃城、安居乐业核桃园建设为依托,加快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打造全国优质核桃种植基地,为核桃加工和核桃旅游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大型、先进、具备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园区龙头企业与漾濞本地企业合作配套,加快建设滇西片区最具潜力的漾濞核桃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争取云南国际核桃(坚果)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着力推动并尽快建成专业化、国际化交易市场、交易平台,加快建设中国大理漾濞核桃商圈,搭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出口平台和渠道,正面推动漾濞参与南亚东南亚乃至全球核桃供应链分工合作,打造政策高地和投资洼地,拓展县域发展空间,提升县域发展影响力;推动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与电子商务、旅游、金融业等融合发展,建链、补链、延链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一二三次产业链延伸、关联、交织、渗透与融合发展局面,从而打造具有漾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的核桃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核桃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其中,种植业产值10亿元以上、加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贸易业产值30亿元以上。

1.实施核桃产业基地振兴工程。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为目标,坚持走“绿色、生态、环保、有机”的路子,发挥全县万亩核桃面积优势,培育全国知名的优质核桃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及种质资源库。到2025年底,全县绿色、有机核桃示范基地认证达50万亩以上。

2.推动核桃产品研发及加工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核桃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核桃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加快现有核桃初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一是鼓励核桃加工企业(合作社)加大核桃青果、核桃壳、分心木、核桃花、核桃叶等研发力度;加大与省林科院、昆明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在研发上的深度合作,与县域内核桃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增加产业附加值,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开展核桃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山地小型机械化应用示范基地和建设采摘后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三是联合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力解决制约核桃产业从原料到产品的市场竞争瓶颈问题,建成“一中心两基地三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创新基地、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基地,核桃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大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

3.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大理漾濞核桃产业园区A-08A-13地块市政道路及综合管网场地平整清水沟饮水工程管道安装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大理漾濞核桃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理漾濞核桃产业园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交易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筑巢引凤打造产业集群,核桃加工类业态一律入园抱团发展,让核桃产业园成为今后漾濞县经济和财税新的增长点。

4.拓展农文旅体融合新业态。围绕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建设机遇,建设完善一批产业发展道路、旅游公路、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和精品民宿客栈、农家乐、美食城等配套服务设施,着力打造核桃文化特色村庄、乡村旅游特色村寨。以核桃园林为依托,整合“花、草、药、茶、林”等丰富资源,推动“一村一品,全域全景”建设。发挥核桃资源优势,挖掘核桃文化内涵,以建设漾濞大地农业、康养农业、美丽农业为目标,坚持将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要素和科普、养生等新型旅游要素,与农业、农村、农民等基础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条,开发民宿旅游线路;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创意产品开发等产业,为游客提供美食、民宿、果蔬采摘、生产劳作等乡村农俗体验区。实现让园区变景区、景区变基地,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二)做大文旅产业

以文旅融合和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积极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按照“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森林大理建设示范县”的建设定位,围绕“核桃产业100亿、文旅产业100亿”发展目标,依托交通区位、生态人文、山水风光等资源优势,以“苍山国家步道”建设为抓手,深度挖掘苍山西坡自然资源禀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产品,着力提升产业贡献,打造文旅精品,依托漾濞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探索“文、旅、体、农、商、学、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漾濞文旅产业提质转型、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县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0亿元以上,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1.紧扣“森林大理示范县”建设定位发挥坐拥苍山西坡世界级生态品牌的优势,整合山水、民俗、产业等资源,将康养旅游打造成漾濞文旅新业态的核心吸引物。充分利用漾濞县生态、山水、气候、温泉等资源优势,整合“核桃文化”的养生内涵,打造高品质多元化的绿色康养旅游产品,根据不同消费人群,推出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等新业态,形成“养生、养心”康养旅游新模式。重点建设石门关温泉旅游区、漾江温泉康养小镇、平坡漾波温泉度假村古驿樱花温泉佬婺山陬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推动“温泉+康养”“自然山水+康养”新业态发展。

2.紧紧围绕“一核两级多点”县域发展新格局推动漾濞旅游“串点成线”一是加快大理苍山石门关国家AAA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完善游客集散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漾濞旅游体验提升游客旅游舒适度和便捷度二是盘活漾濞古城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漾濞古城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包装策划强化专项资金争取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三是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夜市经济。充分发挥漾濞文旅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主打周边游,立足大理市、永平县、云龙县、保山市等周边客群,在漾濞县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改变“脏乱差”的夜经济乱象,恢复人间烟火气。四是加快石门关国家AAAAA旅游景区创建步伐持续石门关综合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推进强化光明村“云上村庄”的宣传推广和业态创新,促进“石门关—光明村”大景区由休闲观光型旅游景区,向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发展建设。加快提升秀岭休闲生态农业园牛座山农业观光体验园,推进滇缅公路抗战遗址活化利用加快阿尼么乡愁旅游地建设紧紧围绕有艺术、有乡愁、有故事、有温度、有品质的“五有”阿尼么文化主题,推进阿尼么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致力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加快甘屯红色旅游建设以金脉游击队的历史背景为脉络,整合村庄周边自然资源和农田风光,打造特色农田景观和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一个以红色旅游为特色,兼具生态、自然景观的特色旅游村。

3.坚持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充分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乡村体验带,按照交通线路、时间节点的安排,以“一村一品”的方式打造不同村落的体验内容和服务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完善“景区+村庄”“小镇+村庄”“民宿+村庄”“产业+村庄”“文化+村庄”和田园综合体等模式,打造乡村旅游集群。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迭代升级乡村旅游标准,提升休闲农庄、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乡旅客栈等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建设金牛、光明、秀岭、李家庄、阿尼么、甘屯太平等特色村落,完善村落道路条件,美化村落环境,扶持老百姓发展农家乐、民宿、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乡村旅游消费的规模扩容与满意度提升。

(三)做优高原特色农业

漾濞县特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一带、两片、三区”,突出优势、核心带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1.“一带”——漾濞江沿江特色农业经济带

以域内漾濞江流域为轴线,贯通漾江、苍山西镇、平坡镇等3个沿江乡镇,形成富有活力的沿江高优生态农业区,建设完成以核桃产业为中心,具有漾濞特色的集生产加工、试验示范、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沿江经济带,完善加工、物流仓储等服务配套体系,打造“漾濞核桃”系列特色生态农业和旅游品牌,以苍山西镇为核心,以服务城市为目标、外销出口为方向,重点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业,带动周边种养殖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面向省内外的外销型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

2.“两片”——西部山区生态农业片区和南部亚热带特色农业片区

一是西部山区生态农业片区。该区包括太平和富恒2个乡以及顺濞镇的部分区域。重点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适度控制开发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区域的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在高海拔山区加强核桃(泡核桃和铁壳核桃)、优质中药材、魔芋、林下养殖、野生蔬菜、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集生产、加工、流通、示范等多功能的特色农业园区,加强特色产业开发,带动周边区域产业聚集。二是南部亚热带特色农业片区。该区包括鸡街、瓦厂、龙潭等3以及顺濞镇的部分区域。重点推进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适度控制开发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区域的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在高海拔山区加强核桃(泡核桃和铁壳核桃)、优质中药材、魔芋、林下养殖、野生蔬菜、木本油料产业,充分发挥漾濞江沿江亚热带气候优势,积极发展枇杷、葡萄等亚热带水果产业,并在沿江两岸荒山陡坡大力推广种植膏桐,建立规模化的生物油料基地,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供生物油料原料来源。以鸡街乡为核心,建设集生产、加工、流通、示范等多功能的特色农业园区,加强特色产业开发,带动周边区域产业聚集。

3.“三区”——沿江高优生态农业区、西部山地生态农业区和南部亚热带特色农业区

    一是沿江高优生态农业区。涵盖漾江、苍山西镇、平坡镇等3个沿江镇,形成特色的沿江高优生态农业区,发展以核桃、林下药材、种苗、李家庄小苹果、高原玉香梨、冷水裂腹鱼、云岭黑山羊、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建设完成以核桃产业为中心,具有漾濞特色的、集生产加工、试验示范、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沿江经济带,完善加工、物流仓储等服务配套体系,打造“漾濞核桃”系列特色生态农业和旅游品牌,以苍山西镇为核心,打造面向省内外的外销型特色农产品产业示范区。二是西部山地生态农业区。包括太平和富恒2个乡以及顺濞的部分区域,发展以核桃、林下药材、魔芋、冷水裂腹鱼、云岭黑山羊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三是南部亚热带特色农业区。包括鸡街、瓦厂、龙潭等3以及顺濞的部分区域,充分利用漾濞江沿岸无明显冬季低温的自然条件优势,着力扶持和推进冬季农业快速发展,发展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冬糯玉米等,枇杷、葡萄等亚热带水果,推广种植膏桐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使冬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发展以核桃、林下药材、种苗、云岭黑山羊、膏桐、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根据“每乡镇打造一个特色产业”的要求,结合各个产业不同的优势区域,以乡镇为基础,打造自己特色的高原农业,再在同一产业的中心区域建设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园区作为枢纽,构建起跨乡镇的某一特色农业产业板块或产业带,实现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全县形成多样化、多集群发展格局。

    (四)积极挖掘资源潜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挖掘漾濞县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结合国家、省、州对漾濞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积极培育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1.打造绿色产业制造基地

一是积极承接洱海流域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绿色能源(绿色电力)的消纳与利用,努力推进大用户、园区直购电,积极引进产业带动性较强的龙头型、大型企业及项目,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改造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型产业。二是打造区域性资源聚集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核桃产业园区的生产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以资源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着力发展与核桃相关的精深加工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三是培育绿色能源、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为重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将漾濞打造成为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综合竞争力强、集群式发展的区域性资源聚集区和特色加工园区,推动漾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以县城区、生态乡镇和小集镇等为支撑,积极发展金融、信息、会展、科技、商贸等服务业,着力培育高水平营销策划、广告、咨询、评估、法律、会计、节能环保、劳务派遣等商务中介服务,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二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超市、商场、品牌店、便利店和酒店、餐饮等基础业态,推进连锁直营、特许经营、品牌专营、线上+实体等新兴商业模式,推进传统商贸产业与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时尚消费、个性消费、休闲消费。三是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以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依托,推进文化创意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引导市场资源投向文化精品开发,开发非遗产品丝绸、刺绣、美食等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学艺术、广播影音、新闻出版等产业发展。四是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县创新驱动需求,重点培养、引进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循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原农特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高科技人才,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完善公共研发、创业孵化、技术转化、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发展研发外包、检验检测等业务。五是加快发展金融服务,推进金融创新,培育发展新兴金融机构,吸引外来金融机构来漾濞设立区域管理机构、业务运营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设立服务机构和网点,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园区、县域、民营经济的融资力度,全面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工作,积极探索民房保险、农业企业农作物保险机制。六是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培育连锁型规模化家政公司,完善婴幼儿看护、美容美发、衣物洗涤、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维修等服务,促进房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家庭保洁、搬家运输等行业规范化发展。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服务业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通信和市政供水、供气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推进服务业领域土地、电、水、气等要素市场改革。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

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云南省规划建设“澜沧江流域经济带”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大理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漾濞被列为全州电子商务试点县等战略机遇,按照“前瞻布局、突显优势、统筹发展”的定位原则,加快推进县域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核桃电子商务等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培育民生电子商务、文化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三大成长性产业,推动“全企触电、全民联网”,全力建设产业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显著、空间布局合理的滇西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高地。

政府牵头,企业商贸公司为主体,主推县域核桃和农特产品,采取线上直播等方式,促进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发展订单帮扶模式,直供直销。以漾濞县支柱商贸公司做牵引,开通城市网上商城。联合漾濞县支柱商贸公司,形成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实现企业村内产业大联合大合作,实现产业科学化、规范化、有机化生态管理。

建立服务于漾濞县政府、企业及个人的“互联网+”电商运营服务体系。通过建设以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区,主要为全县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各成员单位提供产品展示服务,展示产品主要有核桃、核桃油、核桃乳等特色农产品、核桃工艺品、中心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服务为主的运作方式。通过电商平台,可实现电商服务配套、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功能,以此为企业带来培训、人才、运营、电子商务金融、仓储服务等一站式电子商务服务,带动漾濞电商快速发展。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建立电子商务体验站点,使农户了解网络购物的便捷性与优越性。设立线下电商体验站点,站点可以设置在商业购物等一些公共性场所,设专人指导来访体验者。设立电子商务“专人”,不断指导乡镇农民使用支付宝、APP、微商销售、淘宝、网银行等的使用。

形成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电商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县工作。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以“电商+”为切入点,全力推动实体经济、民生事业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带动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4.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实施“数字+”“互联网+”行动计划,抓实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省“公共云”漾濞板块建设,启动漾濞“政务云”前期工作,促进实体经济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政务服务、就业创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农业等应用,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数字化医疗等智慧便民服务,建设智慧城市,打造“智慧漾濞”;尤其注重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融合,通过技术改造、绿色制造、工业设计等具体措施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更新再造和价值链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坚持“土地林地指标围着项目转”,提高重大项目耕地占卜平衡统筹力度,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点供”用地试点政策,推动先租后让、以租代让等多种方式快速提供产业用地。拓宽融资渠道,丰富筹融资方式,扩大民间投资。加快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积极帮助协调重大产业项目申报服务,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营造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等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院校对接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县内企业借用“外脑”,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务实对接,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联合攻关平台以及“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新创业平台,建立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

(三)推进品牌质量建设

实施新产品开发和名牌优势产品培育战略,开展品牌质量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加大对品牌培育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指导企业以创品牌促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品牌的知名度,引导其逐步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迈进。建立品牌创建示范企业认定制度,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工业、农业、服务、文化、技术等品牌。继续办好各类产品推介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进博会、南博会、商洽会、旅游节等重大商贸、节庆和比赛活动,加大漾濞整体形象及产品宣传力度。

(四)强化招商引资

以《西部地区鼓励产业目录》作为产业招商引资方向总指南,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招商引资深入对接,加强精准高效招商。做实“一把手”责任招商,策划论证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强化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着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相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配套性强、技术先进的大项目、好项目和龙头企业。创新招商模式,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引入第三方招商中介服务企业和优质市场招商平台,依托第三方加大招商力度。

(五)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动态管理权责清单,同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进一步优化规划、可研、初设、施工图等项目审批环节流程,进一步压减环保、节能、稳评、消防、文保、水保等其他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做到限时办结。大幅度放宽重点领域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第三方评估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向社会资本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价制度,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加快建立稳定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六)建立现代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建立漾濞县“2+1+N”现代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工作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牵头部门”的思路,明确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职责,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协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